[导读]据调查,原特区内554块储备土地中,存在或部分存在征地遗留问题的土地共有353块。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建议,能否把一些闲置的国有储备土地用起来,作为市民停车、休闲健身等用途。
据调查,原特区内554块储备土地中,存在或部分存在征地遗留问题的土地共有353块。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建议,能否把一些闲置的国有储备土地用起来,作为市民停车、休闲健身等用途。
上周,南山区一块约2000平方米国有储备土地,遭人侵占作为停车场牟利;两周前,银湖一侵占国有储备用地十多年的违建足球场被清除;福田中心区一足球场竟侵占国有储备土地近十年,去年,该土地因要暂时作为市儿童医院停车场才被曝光……深圳国有储备土地频频被侵占新闻不时见诸报端。
记者调查发现,目前深圳存在着很大的临时用地需求,国有储备用地到底用还是不用?要怎么用才合理?近日,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市土地储备中心相关负责人。
原特区内“问题”土地有353块
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造成深圳国有储备土地管理乱象的原因中,历史遗留问题所占比例极大。据了解,由于早期征地范围不清、征地资料不全和征地协议附加条款等原因,原特区内存在或部分存在征、收地遗留问题的土地占地块总数的63.72%。其中95%的违法侵占属于历史遗留违法侵占,发生在我市土地储备机构成立之前。
市土地储备中心作为我市国有储备用地的“管家”,纳入其管理范围的土地约为244.47平方公里。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些土地主要来源于两方面:一是我市土地储备机构成立前三次大规模征转地及城市化转地;二是近两年来通过土地整备移交入库的土地。
该负责人表示,土地储备机构成立前,因我市早期政府储备土地管理特点是征地主体多元(包括市政府、区政府、街道办、企业等)、管理主体多元,基本上是“谁征用谁管理”,没有建立统一的储备土地管理机制,造成了大量征(转)地遗留问题沉积在储备土地上。2005年我市土地储备机构成立后,按照“先管理后清理”的工作思路,将存在大量遗留问题的土地也纳入储备土地管理范围。如此前媒体报道的足球场便是历史遗留问题的代表。
据调查,原特区内554块储备土地中,存在或部分存在征地遗留问题的土地共有353块。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造成储备土地权属不清,经济纠纷不断,一些相关单位和个人借此继续占用储备土地,一些投机者也趁机侵占储备土地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我市国有储备土地被占用出租的月租金,每平方米8元~35元不等。权属不清的储备土地上临时建(构)筑物和废品收购站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,诸多情况都大大增加了储备土地管理的难度。
相关阅读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