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 逼人买新房?
虽然仅有为数不多的城市公布了细则,但是不少买房者已经有了“选择”,他们表示,将更多地会选择购买新房。买房者:反正就是有二套房要买的话,主要20%的个税。现在房主都不愿意拿,是买房的人拿。买房者:应该就是二套房个人所得税征收的20%,要不然不会赶这个时候来办这个。记者:那20%您能接受么?买房者:我想我应该会考虑买新房。
天津某事业单位的李先生表示,现在市区的新盘很少,即使有,价格也很贵。如果限制二手房交易,许多人将被迫去郊区买新房。但是城区的二手房在学区、医疗资源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,一些人买二手房就是为了换一个好学区。这些刚性需求即使征税也无法转移。调控有可能造成的后果是,学区好的二手房交易不会减少,但税收被转嫁给买房人,而各方面条件一般的二手房再没有人买,也没有人卖,因为这种交易对于买房者和卖房者都不合算。……[详细]
② 为何板子打在二套房身上
在房地产市场依然是卖方市场的情况下,卖方具有绝对的话语权,这点在“20%”的个税实际由谁来缴上再次得到验证。除“20%”举措之外,被评价为“最严厉”的北京版“国五条”,还提高了二套房首付款门槛,并禁止单身居民购买第二套住房。但在某些专家来看,目前的楼市调控思路并不能真正触及“病灶”,无法真正解决楼市存在的问题……[详细]
③ 国企央企看好未来“房市”
在高销售去化率的2012年,房地产企业采取了乘胜追击的拿地策略,在销售复苏以后,土地市场也迅速回暖,进入下半年以来,央企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土地市场上。
以新登上千亿销售大关的保利为例,其全年新增土地储备1309万平方米,总地价446亿元,其中权益地价307亿元,地价总额占全年销售总额的43.9%,公司有接近80%的新增土地都是在2012年9月至12月出手竞得。
…[详细]
④ 保财政收入,弃房价调控?
10年调控,中国房价却随着楼市调控一路高歌,“刚需”却一直被排除在“房奴”的行列。截至2012年底,全国处于在建状态住房用地26.3万公顷,同比增加31.3%。土地出让金依旧是一些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,网民质疑称,房价降了地方财政“不好过”,对待国家楼市调控就“下有对策”,房价却越调越高……[详细]
|